2022-07-28 阅读次数: 4368
“手上活压了一堆,可就是不想干。”这几天,市民杨女士总是有点莫名烦躁,对工作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。要问的确是什么原因,却也说不上来。
每逢夏季高溫天氣,職場人“鬧情緒”的比例總會增多。專家認爲,夏季由于天氣原因,很多人都會感覺心裏煩躁,特別是上班一族,天天要應對強大的工作壓力,還要忍耐天氣帶來的負面情緒,加之夏季日照時間長,日出時間早,很多人睡眠缺少,會被動早醒,睡眠不足,從而導致精神不振,出現“心理罷工”的現象,也就是“情緒中暑”了。
然而身在職場,工作不是想不幹就能不幹的。炎炎夏日,我們在线又該如何遠離“情緒中暑”呢?
夏季“心理罷工”頻繁
所謂“心理罷工”,是指員工對個人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意放棄。在職場上,員工有“心理罷工”的情緒時,會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才會著手去做他們不得不完成的工作,並且拒絕在工作中貢獻全力,做出最好的業績。
“其實我也知道自己這些情緒不對,可改變不了。”楊女士說,她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的,但所從事的工作卻需要不斷地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,這讓她感覺痛苦,“平時情緒還好些,想想能有現在這樣一份工作已經挺不錯的了,人要知足,因此也不住地勉勵自己,給自己打氣,讓自己試著改變。但一到夏天,也许是由于天氣熱吧,加之工作始終有不盡如人意的地点,消極的情緒就容易堆積,情緒平複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。”
楊女士的現象,並不是個例。網上曾經有一個“職場心理罷工大調查”的在線投票,結果顯示,有51%的職場人會經常出現“心理罷工”,每年有1-2次“心理罷工”現象的占到24%,僅有9%的人表达從來沒有出現過“心理罷工”。
從事會計工作的季先生告訴記者,他的工作比較單調、枯燥,天天日複一日幾乎雷同內容的工作,讓他對工作失去激情,特别是夏天,工作功效明顯不如以前高,“上午精神還飽滿一些,但是一到下午就感覺到煩躁,特别是對著一堆的數據、票據,就想早點下班”。
網上的投票結果顯示,當出現“心理罷工”現象時,有33%的人選擇了頻繁埋怨,做跳槽打算;9%的人會選擇向親人、朋侪傾訴,尋求支持;有11%的人選擇轉移視角,豐富業余生活;有7%的人選擇任其罷工,順其自然;還有33%的人選擇努力調整心態。
自我暗示應對心情煩躁
“上班族的‘心理罷工’多是由職業倦怠引發的,特别在夏天,容易在工作重壓之下體驗到身心疲憊,能量被耗盡的感覺。當這種感覺出現時,就是在提醒職場人,需要休息了。”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李女士告訴記者,现在各個行業競爭壓力都很大,職場人出現消極負面的心態並不鮮見,大伙儿不需要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,可以坦率地承認它、同意它,適當地給自己放個假,調整一下。
李女士建議,當出現職業倦怠時,可以和朋侪或家人一起度個假,暫時離開工作場所,或減少在工作地點停留的時間,通過換個環境這樣的方法,尋找新的工作靈感,煥發出新的工作熱情和希望。
“最近工作任務特別多,大伙儿都忙得腳不沾地,我想請假卻又不行意思請假。”正處于“情緒中暑”期的小何,也想通過短暫的出門旅遊,讓自己調整一下心態,可理智又告訴她,此時不是請假的好時機,這讓她心情更加郁悶。
“其實對工作的突然倦怠,基本上因爲心理健康的失衡引起的。”對于小何這樣的情況,心理專家認爲,小何第一要做的,是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,而不是深陷在負面情緒當中。第一,告訴自己,高溫天氣總會過去,其次,在飲食上,少吃容易上火的辛辣食物。另外,還要學會裝扮自己的辦公環境,如換上翠綠色的窗簾,養些綠植,將辦公室打掃幹淨等。天天中午還可以睡個午覺,如果條件不允許睡午覺,也可以天天靜心4-5分鍾。
多維度尋找職業興奮點
盡管天氣炎熱,市民劉女士仍天天中午抽出一個小時,到舞蹈房練舞。大汗淋漓過後,下午的工作時間,劉女士總是特別有幹勁。
丁先生則喜歡遊泳,天天下午下班後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健身房。“只要晚上沒應酬,我就去遊泳,即減肥又涼快,一舉兩得。”丁先生說,以往夏天總是悶在空調房裏,覺得外头太熱,一步都不想多走,現在天天運動出出汗,反而感覺身子輕松許多,工作的狀態也好了很多。
一到晚上,市區各個體育場所的運動場地上,打羽毛球的人也日益增多。在媒體工作的周先生,天天都和朋侪一起來打羽毛球。周先生說,職場人多做運動,不僅能鍛煉身體、保全健康,還有益松劲身心,釋收工作壓力。
“職場人應該使用業余時間多做健身運動,或者養養花、喝喝茶,給生活加點‘料’,雖然改變不了工作性質和時間,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,讓自己做個精神豐富的職場達人。”專家表达,要破除職業倦怠的“魔咒”,就必須找准自己的職業興奮點,譬如張弛有度的生活,或者通過充電來增加自身的業務能力,也可以養成制定工作日程表的習慣,盡量使工作時間縮短,提高工作功效等等。當然,如果對當前的工作完全沒了興趣,那就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,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下,重新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。